履霜,坚冰至!私募股权从业人员不得不看的五大建议!

来源:才查到 2020-01-29 09:00:00

摘要
一、GP人才职业选择审时度势,拥抱变化,迅速做出调整,至关重要。GP人才的可选项:1.稳定为王。基金的募投管退各阶段,现在募资难、投资佛,投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投资行业没有太好的表现或建树,不如深扎被投企业做赋能,加强投后管理(很多PE基金以控股方式加强对被投企业的深度管理)。2.加入头

一、GP 人才职业选择

审时度势,拥抱变化,迅速做出调整,至关重要。

GP 人才的可选项:

1. 稳定为王。基金的募投管退各阶段,现在募资难、投资佛,投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投资行业没有太好的表现或建树,不如深扎被投企业做赋能,加强投后管理(很多PE 基金以控股方式加强对被投企业的深度管理)。

2. 加入头部GP。头部基金,如华平、凯雷、KKR、红杉、高瓴资本等;或加入 Spin off 出来的优秀GP。

3. 加入产业CVC。如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京东、美团等。

4. 加入母基金(LP 的 GP 化,直投比例增加)。如星界资本、众源资本等;如果母基金中加入直投基金背景人才的新鲜血液,可在项目投资的深度方面有所提升;GP 投资人也能增强自己的思维广度。

5. 加入家族办公室。影响及改变传统企业家或其二代,需要较漫长的过程,若耐得住寂寞,在几年后或会春暖花开(取决于家族创始人、创始成员,抑或二代、三代的格局),行业内做的比较好的有龙湖资本、昆仑资本等。 

6. 加入实业做高管。如CEO、CFO、BD 负责人、总助等职位均可选择。

7. 加入精品投行。从“服务”角度增强对行业的认知和了解(GP 也会常说服务 LP 和创业者,但在交流中,感觉仍会以高傲的心态对待其他人),同时,也能增强与现存头部 GP、创业者的“口碑”粘性,如已经上市的华兴资本,如光源资本,如新锐的义柏资本、琥珀资本等。 

8. 脱产或在职读MBA。脱产建议选择哈佛、耶鲁、MIT 等名校;国内的五道口-康奈尔、上海交大高经、北大 MBA 等均可选择。至于脱产、还是在职,取决于个人的年龄段。

9. 其他选择:加入国家、政府引导基金机构。市场化的投资人加入后,会有一定的磨合周期。市场在演变,要想发挥出结合后1+1>2,需要一个周期。

二、细化建议

1. 关于成长期基金的选择和把握。

一些头部基金陆续成立成长期团队,而市场上比较好的成长期基金屈指可数。 

而成长期基金是未来一个发展趋势,很多VC 基金过往投资的项目,经历过几年的成长后,已经完成下一轮或几轮的融资,已经到了成长期投资阶段。 

建议PE 阶段的圈内朋友可以积极选择,基金招贤纳士也建议选择 PE 阶段的人才。 

现在转入成长期,过2-5 年的周期发展,又到了 PE 阶段,在成长期阶段陪伴企业发展到 PE 阶段,增强了投资人个人的管理维度。

2. 关于想换工作的金融伙伴的建议。 

如果经过3-6 个月,尝试过多次,仍未找到合适机会的朋友们,勿执念于投资,而应该迅速调整,去市场上 BAT/红杉/高瓴资本等多家头部基金的被投企业提前占位,去资金存量大的 LP 抢滩、去市场化的家办转型均是可选项。再过半年,机会更少。 

那时,很可能游荡于市而无市。而退休前的每段空档期或多或少会影响下一份职场选择和工作。

3. 把握“佛系”周期,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和万事兴。“佛系”阶段,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 

百善孝为先,我们是否可以时常挤出一些时间与父母简短问候? 

已婚未育的朋友们,可以考虑生育(尤其女性,如果到了生育年龄,机构在面试前、Offer 前会多次考虑是否婚育,如果现在把生育前置,再寻机会时,会增加一些竞争优势)。

4. 讲究诚信,并保持谦逊的态度。

诚信主要是针对机构而言的。人才方有时候是弱势群体,有一个职位Open 后,可能 1:300,甚至 1:500 的比例去筛人。但是据可靠信息源称,有的机构假借招人,了解其他机构关注的领域及投资策略,却从来不 offer 人;有的机构见了圈内很多人,却把握不住人才;有的机构今天说发 offer,明天又不发,把候选人的职业生涯当儿戏;有的机构人都走光了,却还在拼命做 PR,再去忽悠一些行业小白。

很多情况下,即使成功推荐人才后,作为人才服务机构的我们却还需要催款,而部分机构端从此“哑言”。

诚信是圈子里最重要的一点,倡导圈内基金也彼此监督,守诚信!重口碑!

与圈内朋友交流时,是在照镜子——大家的优点,应学习,博取众长;缺点,或者感觉与自己原则相悖之处,则应加勉。永远不要瞧不起某个人,风水或会轮流转,风物长宜放眼量。

5. 增强管理纬度,打组合拳。 

现在VC、成长期基金在招募有产业背景的高管转投资人,需要具有多维度能力。近期看到两位商学院师兄先后加入了 D 轮公司做高管,也是一直在圈内和朋友们最建议的选择。 

脱虚向实,优秀人才先振兴实业,才有更多的投资的赋能可能性。

6.聚焦与坚持。 

从我自身来看,转行第25 个月,只有在 2019 年 2 月至 4 月专注在 CXO 及技术高管领域;其余时间均在金融圈子里交流学习互动,所以在与基金合作时,可以较精准地推送,如一家大佬创业基金,仅推送了一份简历,就成功 offer。

很多圈内的朋友亦是如此,在一家公司、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所以他们成长得更快且扎实。

基金的高管面试人才非常关注的一点便是稳定性,考量一个人才是否能在岗位上坚持长久,一方面取决于人才自身对岗位及机构文化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才自身的“定性”。一位投资人在一家一线基金的平台,完成募投管退完整周期后才能称为投资人,回报也会颇好。市面上有些基金人员流动性比较小,投资业绩和表现非常好。圈内也有投资前辈通过“忠诚度”Pass 了市面上很多人才。

7. 提高抗压能力。

抗压是在职场必备的能力之一,近期成功推荐的一位候选人,便经过重重的压力面试及“忠诚度”考验,最终拿到了 offer。

我在曾陪同面试时,发现部分候选人对于面试官的挑战及压力测试表现的不够成熟。

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建议候选人一定要展现充分的自信,将平日的沉淀和做事的深度充分的表现出来。

8. 借“周期”机会调整。 

部分朋友今年工作时长比前几年稍轻松一些,大家借此“周期”机会多运动、多休息。关注身体之前出现的问题。

在自我提高上,多与大5-10 岁,甚至更年长的前辈交流。他们过往走过的路,是大家未来可能要走的路。

值得强调的是,目前有一部分朋友处于迷茫期,甚至有“抑郁症”倾向。有的朋友是因为从最好的 MBA 毕业后,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的朋友转行到投资后,没有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却又难回到原来的领域;有的朋友工作、家庭遇到了平衡问题,最后只能二选一;

有的朋友因为老板的压迫或不专业,而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未来;等等。

现在在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偏大,尤其金融行业,工作时长特别长,睡眠少,事务多,得抑郁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学会倾诉非常重要,家人朋友的理解、陪伴也至关重要。

另外,也有一部分朋友处在“价值洼地”的朋友,还没有遇到适合长期发展的方向或基金,备受困扰,希望陪伴他们走出谷底。如果大家身边遇到抑郁症的家人、朋友、同事,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理解他们,不抛弃、不放弃。

四、针对应届生的建议

1. 慎入金融行业。 

尤其PE/VC 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投资需要商业 sense 的同时,也需天赋。 

从 2018 年下半年至今,金融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很多 GP 被淘汰或剩余弹药不多,裁员潮蜂拥而至。资管新规后,募资难,募人民币难上加难。没有管理费,基金无疑会收缩编制或裁减投资前台人员。现很多出身清北复交的金融行业从业者下家难觅,且绝不是个案。

2. 刚毕业,不太适合创业。 

更建议去大厂历练,夯实根基更重要,在沉淀后才能更好地输出。时光难倒回,初入职场的几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黄金时段。在踏入职场前半年到1 年就需要时刻拥有这种意识。

居安思危,在公司/机构成长到一定规模时,不会成为被动淘汰的一员;当机会来到时,也能及时抓住。

3. 跳槽切忌匆忙决断。毕业工作1-2 年的小弟弟、小妹妹,切记、切忌、切勿在职业工作生涯之始,便因外界职位的诱惑匆忙决断,有些市场机会职业生涯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没有打好根基,盲目尝试,失败率颇高;第一份正式工作 1.5-2.5 年为好。

4.金融行业人才严重供大于求。

25 个月,接触的 6000 余名金融行业的人才,有 1000 名以上是清华毕业,其中经管、计算机等专业背景发展较好。 

一所名校每年有4000 余名新生加入,未来 4 年,每所名校约有 16000 名优秀学子迈入职场。 

清北复交浙人、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之和,便会有几万位毕业生。而现在每年约有很大比例的名校学子涌入金融行业,或自称为“投资人”。 

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真正积极出手的一线二线的私募股权基金约100 余家,每家加上中后台平均按 25 人计算,每年 4 个 headcount,整个私募股权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及每年补位的新人数大体可以估算。 

很多学子都很排斥实业,在实业工作1-2 年,便对金融行业跃跃欲试,故现在中国现象是,实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金融圈又充满了各种浮躁、浮夸和虚假。建议 

慎选未来职业,慎选金融行业。脱虚向实。

建议名校校方对在校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已经踏入职场师兄师姐也多与在校的师弟师妹互动。

5.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踏实、聚焦做事,十年磨一剑,也可有所大成。比如咨询,行业里也有很多10 年做到 Principal 或 MD 职级,年薪 500 万至千万。

五、PE/VC 趋势

1. 现在各家基金紧缺、难寻觅的是VP-D 职级。

一部分原因在于,到了这阶段,会有一批有想法的投资人跟着老板出来创立基金或投行。就像2014、2015 年,出来了很多创业基金,有的脱颖而出,有的则隐于世或消失。 

而2014 年左右合伙人带出来的分析师、Asso,也成为了现在行业里的 VP-D,甚至 MD 职级。

2. FA 短期(3-5 年内)看还会是一个营收颇丰的行业。 

5-10 年不太好说,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最好的项目会集中在行业内“口碑好”的机构或个人手里。人才服务行业亦是如此。个人很看好CGL,合伙人们背景强,有情怀,乐于分享,在行业内口碑好。

3.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有些未来的发展,从经验及市场信息的收集、感知中,预测走势。

海峰总、洪婧总、JP等大咖相继成立新基金,他们曾经成就过一个辉煌的时代,功成名就后,依然在一线,创造下一个时代。 

“越努力,越幸运”,其实后面还有应该有一句“越孤独”。因为努力奔跑路上,会有很多过客,有的人,你赶超了他们;有的人,赶超了你;有的人,阶段性和你同频,成了你的合伙人或战友。

4.关于募资难。 

人人都说募资难的时候,本年度光速、源码、元生、XVC、君联、DCP、大钲、愉悦、渶策等多家头部、大佬创业基金官宣可观的募资金额。现在马太效应越发明显,表现好的 GP 逐渐往长青基金发展的趋势。 

周期未到、第一批LP 还未回现金流,LP 对于 GP 的表现认可度非常有挑战。

5. 实业高管与基金人才“互换角色”。 

实业高管(成功创业者、CTO、COO 等)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踩过很多坑,更能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予以赋能。 

现在投资行业的一些投资人,无论什么职级,特别是junior Level,更应该去实业历练。看项目多只是懂得企业真正需求的方法之一。 

行业内的一些小朋友更应该学习行业内的一些前辈,走的长远的投资人,多数都是虚怀若谷。切勿被自己的“平台角色”误判了“社会角色”。

六、结语

因为聚焦、专注、发心和机缘,而被多位大佬信任。近期两位美元基金大佬放出两个职位:一位给了明年初的独家职位,另一位open 一个 Asso 到 VP 职位。 

近期为两家美元基金分别成功精准推荐了1 位人才,且仅推荐了一份简历。

一直以来,给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尝试机会,均是竭尽全力,把大家当成挚友,并非像传统猎头公司为了“卖人”而推荐。发心不同,精准度不同,效果不同。希望为行业人才界带来一股清流。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