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痛点,上海交大拿出60%知产权利给发明人

来源:中青在线 2018-12-07 19:33:19

摘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一个大学教授在学校任职期内所做的发明、研究,所获得的专利,原本是100%的“职务发明”,这种发明权利100%归学校所有。但在上海交大,一直困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痛点”问题——发明权属不清,老师没有动力,企业不敢接盘的状况,通过一家平台公司的成立,得以“病灶爆破”。中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

一个大学教授在学校任职期内所做的发明、研究,所获得的专利,原本是100%的“职务发明”,这种发明权利100%归学校所有。但在上海交大,一直困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痛点”问题——发明权属不清,老师没有动力,企业不敢接盘的状况,通过一家平台公司的成立,得以“病灶爆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日前从上海交大、上海科委、上海闵行区政府主办的“长三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论坛”上获悉,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上海交大全资控股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公司——上海交大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成功转化了18个科研项目,另有6个项目已签订协议正在转化中。

这家公司的成立,直接解决了高校专家不会谈买卖、发明专利没法入股的问题。

今年4月,上海交大明确,一名教师或者一个团队把知识产权交给知产公司后,由知产公司负责运作,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的形式,与社会企业合资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新公司中,知产公司所持有的股权,40%归上海交大,60%归发明人个人(发明专利权证上有几个人,就划归到这几个人的名下)。

目前,知产公司已经与18家社会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其中6家公司在筹建中。

上海交大教授曹成喜的“先进电泳系列技术与装备”发明,可以应用在糖尿病检测仪、地中海贫血筛查、贫血的鉴别诊断、肉制品鉴别筛选、抗体蛋白药物的质量监控等多个领域,这项技术基于研究团队对交大医学院系统内多家医院的调研而开发,并不难卖。

但在过去,曹成喜作为一名交大的在职教师,并不擅长去与企业谈买卖,也没有这个精力在教学之外干些别的;与知产公司合作后,知产公司会对有意愿合作的社会企业进行背景调查、商务谈判、协议签署、法务跟进等一连串的专业操作,最终形成一个与某社会企业的合资公司。知产公司在合资公司中股份的60%归发明人团队。

“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事务。”曹成喜说。

而在投资人那里,这样的知产公司也有效提高了其与高校科技产品的对接效率。“不是投资人不愿意投高校的科研项目,过去权属不明晰、审批流程繁琐,投资人是拖不起。”薛明是渤海华美(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管理合伙人,他告诉记者,我国本来就缺乏在早期投资领域专业公司和投资人,加上过去权属不明确,导致很多投资人对高校科研项目“不感冒”。

实际上,高校科研项目对很多大企业而言属于“R&D”(即研究与开发的首字母缩写,记者注)范畴,但目前产业资本在R&D领域的总体投入费用实际上还是不多。“美国有IVY常春藤基金会,专门负责运作旗下高校老师的科研项目产业化,一条龙服务。”薛明说,中国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平台。

吴萍告诉记者,过去大学老师如果有一项比较适合应用的发明专利,通常采取“直接卖出”的形式获益,但这种方式,一方面等于直接剥夺了老师的一个好项目,一笔钱买断,另一方面,购买专利的企业也有顾虑,专利买回去,后续继续开发找谁?

因此,过去的做法没法做大、做强。现在通过高校的知产公司直接合资成立新公司,股份直接落到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具体教师个人的名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有的新公司成立后,老师还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根据产业提出的要求,优化研究方案和思路,助推项目早日投产。

新政策出台后,吴萍发现,2018年上海交大老师的积极性明显高了,“老师既能专心完成科研项目,又有时间带学生,还可以在新公司里有股份,科研和产业相互促进。”

这一次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吸引了复旦大学俞麟教授研发团队“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项目、浙江大学符建教授研发团队“智慧倍停”项目、南京大学曾科教授研发团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盒及试纸”项目、东南大学丛勐团队“装配式建筑建造信息服务平台系统”项目等前来宣讲和路演。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的17个项目分别在进行了展示。

便捷、明晰的转化方式和权属分配,也激起了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热情。论坛上,中南高科产业集团与国泰君安财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上海高校成果转化基金”合作意向书,双方就投资“上海高校成果转化基金”开展战略合作。该基金三期拟募集共计50亿元人民币资金,首期10亿元的资金已经有多家意向投资方承诺出资。基金将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投资于高校科技成果早期项目,从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资本的深度融合。

截止目前,筹备中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搜集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百个。(教育科学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