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来源:创业家 2019-03-11 13:32:32

摘要
数字观察导读云信达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国际顶尖的跨国公司,张兵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近日,i黑马&数字观察采访到张兵,与他交流了数据管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市场的需求,云信达的布局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文:窦悦怡近日,i黑马&数字观察独家获悉,云数据管理公司云信达获得东方富海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数字观察导读 云信达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国际顶尖的跨国公司,张兵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近日,i黑马&数字观察采访到张兵,与他交流了数据管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市场的需求,云信达的布局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文:窦悦怡

近日,i黑马&数字观察独家获悉,云数据管理公司云信达获得东方富海数千万投资。创始人张兵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发力与各大云厂商的战略合作以及销售渠道建设,并划出专项资金用于产品的持续研发。

云信达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国际顶尖的跨国公司,张兵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曾在赛门铁克软件公司任职Senior Country Manager,他在存储和安全领域对产品技术架构、市场营销和团队管理有深刻理解。

近日,i黑马&数字观察采访到张兵,与他交流了数据管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市场的需求,云信达的布局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最懂技术的销售”见证了IT时代的变化

2003年同济大学MBA毕业后,张兵进入了当时的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公司CA从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解决方案的销售。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云信达创始人张兵)

“从那时起被商业智能深深吸引,并在离开CA以后和一个来自埃森哲的咨询顾问合伙创办了一家从事企业“大数据”咨询、实施的公司。由于那个时代的企业数据沉淀太少、市场不成熟,这段创业失败了。但是通过这段创业看清了技术和商业的互动关系。”

到了2004年,张兵进入了Veritas一干就是12年,见证了Veritas被赛门铁克收购到被卖的全过程,同时他从销售做到分公司总经理(Senior Country Manager),从理解技术创新、走向市场到企业内部各种职能、资源的管理建立了全面的认识。

“12年经历正是IT从“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向“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从“虚拟化”向“软件定义”演变的时期,身在一个舞台中央的厂家,Veritas从正当其时到走向没落的发展历程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在赛门铁克上海分公司期间见证的商业成功除了早期有科技领先的价值之外后期主要是靠团队的力量。”

其实,张兵是外企销售出身,却又很懂技术,他戏称自己是“最懂技术的销售”。

“TO B和TO C的区别在于TO C关键在产品经理,做好产品,消费者就会用,而TO B关键在用户的需求,但很多企业的需求并不是简单或者直观浮在表面,是复杂多样的,服务商只有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提供其合适的解决方案。

销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技术型打法,一种是关系型打法,我属于技术型打法的销售。不管在哪家公司,我都很喜欢和工程师做朋友,反而和销售之间关系没那么好。为了业绩,销售之间勾心斗角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他们也是游牧民族,为了利益可以到处游荡。工程师不同,做技术一定要做到极致,从技术中提取营养和精华,这样才能发挥价值。

我作为销售,可以直接看到市场的变化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通过近距离了解客户需求,我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技术团队,让他们依据客户的需求,围绕为客户提供价值来研发产品。”

就是带着这种思路,张兵一路过兵斩将,拿下了很多大客户的单子,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不过,好景不长,张兵发现,公司乃至整个产业的技术路线已经停滞不前,还是停滞在10年前的技术思想,

再加上随着互联网革命引发的技术转型和市场规则的改变,跨国公司的优势逐渐削弱,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正冲破过去一个个防线,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重塑。

尤其是,开源技术出现后,更加促使技术呈现扁平化发展,而扁平化更会促使企业、产业呈现碎片化发展,这样使国内外老牌IT厂商产生很大的危机。

“老牌厂商技术更新迭代周期和速度,都赶不上一家初创公司。这些厂商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占有率、技术壁垒正慢慢被打破,业绩逐渐下滑,严重受到创新公司的各种冲击,今后几年会发展的越来越困难。而我所在的外企乃至周边很多外企,无论是从产业链还是细节层面的东西,都开始走下坡路。

对于我而言,之前的职场生涯,我创造了许多“存储虚拟化”、“异构容灾”、“双活数据中心”、“开源虚拟化的存储高可用”等最佳实践,团队的创新能力已经远远突破了企业的能力范围,通俗地说就是公司已经装不下我们的想法了。再加上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这些都鼓励我下定决心去创业。”

“CA和Veritas这两段经历告诉我,成功的科技加上成功的商业建构在成功的产品之上,围绕客户的需求做项目不是一个有科技情怀的IT人该走的路,当一个企业的产品没落了优秀的团队要么蝇营狗苟要么远走高飞,稳固的商业建立在优秀的产品之上,这是科技产业的定律!”

于是,2015年,张兵带着一帮技术同事出来创业,成立了云信达。公司以云计算基础设施为业务范畴,以提供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为中心打造自主产品和民族品牌。

大量“暗数据”存放在第二系统里

马云曾说过,数据是继煤、石油、电等生产资料之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我们知道,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企业希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减轻企业IT 工作量并提高业务敏捷性,降低经常性成本。

企业希望充分利用云优势,从企业丰富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其次,希望通过提高数据驱动力,推进企业变革,实现现代智能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能够准确洞察自身所拥有的数据,预测需求,减少成本并降低风险。这时候企业就需要针对数据的保护、收集、存储以及数据定位等问题做出重大决策。

不过,从传统观念来看,很多企业认为数据保护主要就是备份。其实,备份在企业数据管理战略当中非常重要,备份是核心基础。但除了备份之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创建面向未来的数据管理战略、云战略和区别化。

Veritas 全球现场运营执行副总裁Scott Genereux曾对i黑马&数字观察说过,五六年前,我们很多客户表示,他们拥有大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都处于休眠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数据。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63ZB,这些海量数据需要保存、存储。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现象叫做“暗数据”,指3-5年里客户都没有使用的数据。而今天,客户存储的数据中有50%属于“暗数据”。”

另一方面,在企业CIO 的眼里,IT 基础设施除了服务器、存储、网络之外,还包括备份。据IDC 调查60%-70%的企业CIO 对现有备份系统不满意,Gartner 之前的报告显示50%的企业在2020 年前准备升级或更换备份系统。

所以,对于CIO来说,尽管传统备份,也就是对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满意度不高,可还是不得不做。这是为什么呢?

张兵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当前,企业用于承载关键业务的第一存储只是冰山一角,承载企业碎片数据、低效数据,暗数据的第二存储占有企业存储使用量的80%以上,主要用于备份、归档、分析、开发/测试、文档共享、上云等场景。

“一级存储就是,企业维持基本生产运行所需要的一级生产系统,或者说是在线交易系统,如ERP、电子商务系统或者其他营业产生的交易性、生产性的数据。

一级存储对性能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在企业所有IT 场景中是最高的,对成本也是最不敏感的。可是企业真正的一级存储占比很低(不到20%),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追求之下,与新兴技术几乎绝缘。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这里需要说的是,在生产系统产生一级数据时候,伴随还会产生二级数据,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备份。一级数据用在生产,二级数据用于存储和备份,伴随二级存储的产生。

对于二级存储系统,它关注的不是性能和高可靠性,关注这些数据如何更好的备份、如何做大数据分析、如何做开发测试验证、如何做恢复验证,如何做好灾备等。如果一级存储数据系统被破坏,数据丢失,这就是需要二级存储数据来救场。

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云存储市场规模到2022年将会达到889.1亿美元),二级存储总市场容量达到千亿级,其中绝大部分是企业为了实现数据资产的流转和保护所愿意(必须?)付出的代价!

不过,大部分的二级存储里的数据还是“暗数据”。平时复制下来的历史数据你不用,一直沉默在那,但是耗你存储空间,还耗电,你要管他,这些都是暗数据。暗数据本质上还是激活的数据管理技术存在问题。

回到上文提到的几组调研数据,为什么企业CIO对数据备份系统不满意,就是因为这些备份下来的数据不能用,很多二级存储的数据没法把其的价值挖掘出来。其实,二级存储里的数据有很多应用场景,价值很大。”

同时,张兵指出,当前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可以总结这几点痛点和需求。第一,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中,企业的数据都是烟囱式的存放在企业的业务系统里,没有办法直接管理这些数据。而且,外围的管理系统可能不适合直接接触生产系统的数据,会影响一级存储的管理。

第二,企业生产系统产生的数据,很多时候都是在生产中产生的,数据会一直变化。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只能掌握数据的当前状况,无法分析它的既有状况。历史数据拿不到,而生产系统又是烟囱式的,这样很难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

同时,张兵还指出,以前,很多用户可能从没有留意过数据副本,数据产生后“随手”做一个副本,这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没有人会问为什么。但是,当数据副本“泛滥”,让存储空间捉襟见肘,让数据管理变得异常麻烦,而且为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企业对于数据副本的管理就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时候,CDM应运而生。

云信达要做的事情是,执着于数据管理底层技术的研发,利用CDM技术打造云数据管理系统,创新数据管理的技术价值和客户价值。

CDM是企业数据管理的OS

Gartner曾经给出的CDM的定义是:它从生产环境通过快照技术获取有应用一致性保证的数据,在非生产存储上生成“黄金副本”(Golden Image),这个“黄金副本”数据格式是原始的磁盘格式,可再虚拟化成多个副本直接挂载给服务器,分别用于备份恢复、容灾或开发测试。

同时,也指出,CDM技术在应对企业数据管理的挑战上具有优势:第一,极速引流,在不中断业务访问的前提下分离出在线数据,将查询、测试、分析等流量转移到非生产系统。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第二,即时可用,分离出的数据通过数据重组和应用模式匹配,快速为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流程化管理,通过自动化的流程管理,简化副本数据的管理复杂度;第四,效率提升,结合日志处理技术,提升数据的实时性,可以快速处理量更大、更多样化的数据。

张兵指出,CDM是企业副本存储管理平台,是企业数据管理的核心枢纽平台。CDM管理着企业二级存储从数据获取、存放、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流程。而如何通过CDM获取数据、存放数据、提供数据服务,也是这个领域的很重要的门槛。

“从最初获取数据就是一个门槛。首先,CDM需要帮企业把一级生产系统数据拿下来,用更高级备份方式,拿到原格式的数据,知道数据从哪里来的、什么版本、放在哪里。

其次,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当企业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进到数据管理平台后,如果传统的备份一体机不具备可扩展的存储能力话,平台是没办法存放和管理海量的二级存储数据。也就是说CDM第二个门槛是,它的新型数据管理架构具有无限扩展的分布式云存储扩展能力,可以承载企业的海量数据,并且有效进行管理。

第三,CDM可以像开水龙头或者开电闸门一样,帮助客户快速提取数据,收回数据,还可以记录数据使用全过程等服务。”

同时,张兵指出,CDM之所以引起Gartner的重视,是因为它给出了数量庞大的复制数据的妥善处理方法,从提升数据安全性、简化管理、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一个更高效、更安全的数据管理工具,它就是CDM。

“CDM 是随着企业数据资产这一IT发展大趋势而衍生的企业数据管理新形态,不能对应于传统的“存储”或“备份”的概念。CDM 数据管理平台是企业数据管理的新形式,其用途仍然在演变,预期会产生新的突破,对企业数据管理提供全新的思维。”

根据这种逻辑,云信达推出了eCloud Data Master云数据管理平台产品,将现代化备份、高性能存储、云数据管理技术融为一炉,同时采用自主创新的复制数据虚拟化技术,协助企业构建二级存储数据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数据管理现代化。

云信达eCloud Data Master云数据管理平台横跨数据中心与多云平台,是兼容多种云环境的数据管理基础设施,适用于研发测试、合规审计、查询检索、归档容灾多个场景,助力企业上云。

张兵介绍,eCloud Data Master是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数据管理平台产品。首先,平台CDM技术针对存储空间进行指针式快照,产生一份“黄金副本”,通过副本虚拟化技术,同时生成多个虚拟副本数据。

其次,平台利用增量备份技术,每次只备份变化的数据块;采用虚拟合成技术生成逻辑副本。逻辑副本不占用存储空间从而精简了80%以上的二级存储空间,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平台通过CDM以原有格式抓取数据,可实现备份数据的即刻拉起,极大降低恢复时间,保障分钟级RTO,保障了数据的高可靠、高可用。

“CDM云数据管理平台就是基于复制数据管理的一套新型架构,企业可基于此架构建立一个全新的数据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和云端、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企业利用CDM平台,可以统一管理企业各类应用的数据使用和流转,协同数据中心、私有云与公有云之间的数据流通,快速高效构建应用环境并使用数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云信达并非从CDM数据管理平台的角度切入,而是从软件定义存储SDS切入,推出一体机的相关产品,到了2017年才推出eCloud Data Master的1.0版本。

张兵解释道,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对这方面的热爱。之前十多年从事存储管理软件行业的经历使得我对存储软件的产品价值、客户价值和实现过程有了高度的认识。

随着企业数据中心从IOE向x86转型、开源社区蓬勃发展,存储技术和壁垒迅速拉低。从软件开源化到技术扁平化,再到产业碎片化,科技转型正是以这样的发展趋势拉开序幕。软件定义存储商机无限,初创企业可以有所作为且正当其时。

另一方面,当时在老东家时候,有些客户主动拉我们帮他们做一些软件定义存储的创新项目,起初给我们一些研发经费,实现商用后可以走常规的商业流程销售产品。这是选择软件定义存储作为切入点的契机。

至于为什么到2017年开始转型做云数据管理,我当时发现,存储管理涉及到非常底层的技术,且不论难度高,从底层到业务的距离太远,场景化较弱,商业变现困难。

“数据管理跳出了“存储”这一红海的范畴,直击企业用户的痛点,技术和商业上都更适合我们团队。我们对标的两家美国独角兽企业(Rubrik和Cohesity)从超融合存储转向云数据管理是不谋而合。”

同时,张兵解释道,经过2年多对于SDS产品的研发,积累很多行业经验,我们把这些经验用在了数据管理产品身上,同时加上团队数十年的数据管理经验,力图拉通高端IT领域和新兴DT领域,成为企业数据管理的核心枢纽,解决企业“云化”转型的痛点。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客户轻松建立更加“弹性、敏捷、可靠”的云数据管理架构,为云时代的企业数据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保障。

产品已落地数十家大型企业客户

目前,云信达的CDM产品已经落地在金融、运营商、能源、医疗、教育等大型企业客户领域,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政府信息中心、大型国有制造企业等重点行业客户,都在使用云信达的产品。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张兵介绍到,目前,金融和运营商两个领域对其接受程度很高,主要是金融行业接受程度最高,数据量大,希望把这些数据的价值都挖掘出来。

“金融业第一关注如何把这些数据保护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数据备份起来。第二,他们思考如何把这些数据通过不同的场景给利用起来,把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

而运营商最大的特点是也是数据量大,不过他们对备份的重视程度不如银行高。以某运营商客户为例,他们在美国上市,每年都要经过四大的审计,这就要求对重要业务数据进行备份,而且这个备份需要恢复演练,如果演练不成功,就需要重新修改整顿。

但是,传统的备份系统需要企业单独买个恢复设备、恢复环境,才能去演练。花了很多钱,而且使用次数不多。

而我们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帮他们进行验证,每周随机抽取几个数据库进行演练,很容易操作。”

目前,云信达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产品配备各种客户所需要的模块。同时,在交付时候,云信达提供云端SaaS版本和License企业版本,以企业版本为主,平均客单价在70万,SaaS版本使用在少数的中小客户上。值得一提的是,云信达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已经实现盈利。

“如果现在给自己的产品打分,应该是多少分?”我最后问道。

张兵表示,应该是80分吧。

“数据源的兼容性是需要时间来沉淀,这是我们有所欠缺的地方。此外,我们一些小功能的成熟度和稳定度还是有些欠缺,目前的应用规模能够涵盖95%的意外情况,还有5%是需要经过更大范围的应用来检验。”


云信达获东方富海数千万A轮投资,要用CDM来盘活这些“暗数据”


*本文作者窦悦怡,数字观察原创。欢迎添加数字观察官微小妹(ID:renxueyun710),加入企业服务行业社群(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无备注者不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