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盘潮涌!超4000只私募已清盘 他们掉进了哪些坑

来源: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12-05 21:11:00

摘要
2018年,大批私募基金的日子过得异常煎熬,清盘数量创下近五年新高。遭遇熊市洗礼之后,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经理开始反思,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究竟适不适合创业?自认为投资能力优秀的私募却遭遇清盘,到底是掉进了哪些坑……私募清盘潮涌据上证资讯统计,2018年内个股中位数跌幅接近30%,跌幅超过40%的个

  2018年,大批私募基金的日子过得异常煎熬,清盘数量创下近五年新高。

  遭遇熊市洗礼之后,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经理开始反思,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究竟适不适合创业?自认为投资能力优秀的私募却遭遇清盘,到底是掉进了哪些坑……

  私募清盘潮涌

  据上证资讯统计,2018年内个股中位数跌幅接近30%,跌幅超过40%的个股,达到767只,占比近22%。

  如此猛烈的下跌,几乎超出所有专业投资者的预期。在众多的买方机构眼中,2018年,是一个做投资极为艰难的年份。

  据统计,从百亿私募今年的业绩情况来看,除了高毅资产、保银投资、重阳投资等几家回撤控制不错外,其余多数百亿私募基金亏损在20%以上,一家备受关注的知名阳光私募旗下基金平均跌幅甚至超过30%。

  此外,还有一大批私募基金跌破了清盘线。

  据统计,仅仅在今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清盘数量就超过了四千多只,创下近五年新高。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私募产品清盘量分别为782只、1824只、2288只、3572只。

  如此之多的私募遭遇清盘,究竟是掉进了哪些坑?

  掉进了“策略失效”的坑

  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可能会变成负担。

  在好买基金分析师看来,有的产品净值下跌,是因为投资策略失效了,坚持走下去只会越陷越深,不如早早了断。

  例如,一些采用囤“壳”策略的私募,遭遇了滑铁卢。最为知名的就是在5000点逃顶的私募猛人辛宇,他甚至躲过了2016年初的“熔断”,高峰时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却在3500点遭遇了清盘。

  还有一些私募基金则因为坚守成长风格,遭遇基金清盘。一位曾在公募管理过300亿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更是直言,昔日备受追捧的一批成长风格的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后规模曾在极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但经过这轮熊市的洗礼,几乎“全军覆没”。

  掉进了“高位发行”的坑

  每一轮牛市,都会催生一轮“奔私潮”。

  业内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坦言,在牛市里,会自我膨胀,往往赚的市场贝塔的钱,却以为自己能够获得阿尔法。在股市火热的时候,市场的泡沫越大,创业的风险其实越大。

  所以,一些即便是在公募名声不错的基金经理,在私募基金却遭遇清盘考验。

  一位已经二次创业的私募基金经理反思,没必要赶在最火热的时候出来创业。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起点,何乐而不为?

  如今回头来看,某一阶段的市场,造就了一批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而在高位发行产品,则往往难免遭遇清盘考验。

  掉进了“规模太小”的坑

  规模是基金发展的后盾。在好买基金分析师看来,没有规模,也就意味着没有多少投资者,就没有什么知名度。

  在今年的众多基金清盘中,有一些是主动清盘。

  一位昔日在公募管理规模过大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感慨,即便曾经在公募小有名气,出来做私募遇到行情不好,也只能募到几个亿。他甚至直言,创业要三思而后行,要真正想明白,私募这条路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他坦言,“感谢熊市的洗礼,不仅倒逼我成长,也让我认清楚了平台的价值和自我的能力。”

  据悉,他已有重回公募的打算,在其看来,私募的“头部效应”已经非常突出,小型私募招不到资深的研究员,也得不到卖方的服务,即便是熬到牛市,还需要先把熊市里净值的“坑”先填平,未来的生存十分不易。

  掉进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众多的私募基金中,不乏自己给自己挖坑的。

  一大批私募基金,甚至有往P2P发展的倾向。

  好买基金分析师说,他们没有知名度,缺少了社会约束,甚至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因为没有多少人见过他们的羽毛。一个产品做砸了,过段时间换个马甲又重出江湖的例子太多了。

  上述分析师表示,有一只私募叫“我不认识熊”,产品濒临清盘,该公司工作人员透露说“该产品只是来练手的。”

  所以,靠谱永远比聪明更重要。好买基金分析师认为,在选择私募时,基金经理人品正直、靠谱是第一位的,就算一时不能提业绩报酬,也会兢兢业业地做下去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责任编辑:hl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