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后重回公募,凯石陈继武最想干这几件事|TOP投资人

来源:陆家嘴杂志 2017-08-31 07:33:46

摘要
出走8年,归来仍是少年8月9日,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凯石基金”)。这家公募基金是陈继武投资管理生涯中的又一个新台阶。此前,凯石基金已于今年3月3日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复,成为国内第一家全自然人发起“私转公”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是继鹏扬基金后的第二家“私转公”公募基金公司。重回公募基金,情怀和梦想依

八年后重回公募,凯石陈继武最想干这几件事|TOP投资人八年后重回公募,凯石陈继武最想干这几件事|TOP投资人

出走8年,归来仍是少年

8月9日,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凯石基金”)。这家公募基金是陈继武投资管理生涯中的又一个新台阶。此前,凯石基金已于今年3月3日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复,成为国内第一家全自然人发起“私转公”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是继鹏扬基金后的第二家“私转公”公募基金公司。

重回公募基金,情怀和梦想依旧,却是不一样的心情和故事。

问及凯石进军公募基金的初衷,凯石基金法人及董事长陈继武向记者表示,这是基于凯石战略版图扩大的考量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考虑。除了全面布局业务版图的需要外,也想借助公募基金的平台,承担更多责任,将服务对象从高净值群体延展到服务千家万户。

论“规则”的重要性

对于陈继武来说,10年的公募经历是“不思量,自难忘”。

陈继武在1993年底进入资本市场,1999年初进入公募行业,历任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经理、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中国人寿资金运用中心基金投资部投资总监,以及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副总经理。

在富国基金任职期间,陈继武一手建立起了一整套的人才培养、标的选择、风险控制和专业研究机制,将人才和专业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富国基金取得了业绩的大幅提升。

2009年1月陈继武转入私募,创办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凯石益正”),近9年的私募生涯由此开始。

再战公募,陈继武对公募的理解更为深刻:”我非常认可公募的形式,虽然有一些噪音,但在中国整个资产管理体系中,公募基金在投研、风控、投资、交易、监管体系等各方面都是最完整和最规范的。”

有了私募的经历让陈继武更深入地认识到 “规则”的重要性:“一个监管相对完善的组织才能够走得更远。我们看美国,金融危机后,曾经红极一时的私募倒了一批,活下来的恰是那些有着严格风控和合规制度的大型公募基金。并且越活越好。”

有记者曾问陈继武,公募的监管和规范是否会让他觉得不自由,陈继武直言:“相比私募,公募的合规体系更加完善。人在体系中犯错误的机会少,因为在体系中有既定的规则、决策流程、部门之间的制约。”

在私转公过程中,私募和公募业务之间如何建立防火墙,防止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这是监管层和行业十分关心的问题。

此前,由于监管机构并没有现成的 “私转公”审核制度来防止利益输送和冲突,一些想进军公募的私募只能像鹏扬那样选择完全放弃原有私募业务。

不过,凯石此次并没有“弃私奔公”,而是选择把公募和私募业务完全隔离。自拿到公募牌照批复后,原从事私募的凯石益正既有的一级半和二级市场业务已经全面转到从事公募业务的凯石基金旗下,凯石益正仅保留一级市场业务。凯石基金方面表示,如今凯石益正和凯石基金在业务、人员、系统和场地方面已经做到了完全隔离。

“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梳理处置,我们不是放弃私募业务。”陈继武认为,“未来在凯石基金专户业务管理上,也可以很好的依托此前在私募行业积累的丰富经验。”

数据显示,陈继武目前持有凯石益正100%股权,担任法人和执行董事;持有凯石基金65%股权,担任法人和董事长。陈继武表示这样的安排符合监管要求。

重回公募对陈继武来说并不容易。凯石基金的公募牌照申请于2015年9月提交,一直到今年3月才最终批复,中间历经18个月。“路程很艰辛,我们也做出了不小的牺牲,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认准了这个方向,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陈继武表示。

私募合伙人文化+公募合规环境

2009年,陈继武离开公募时,全行业公募基金大概60家.八年后,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已非当年可比。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7家,公募基金数量4355只,资产规模总计10.07万亿,首次超过10万亿元,资产规模较2016年末增加 9070亿元,增幅 9.89%。

激烈的竞争中,公募基金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产品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创新能力、行业风险逐渐累积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当属人才的流失。

每年都有基金公司高管出走,今年以来就有兴全基金原总经理杨东、宝盈基金原总经理汪钦、海富通基金原总经理刘颂、华润元大原总经理林瑞源等相继离职。但是和2015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奔私”潮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则很多跳槽进了同业。

公募基金人才的出走中,外部股东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理念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对于股东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关系,陈继武直言自己“感受很深”:“过去一些公募基金公司引入外部股东,初期股东对基金的成长很有帮助,但后期由于股东对公司情况不能完全了解,会和基金管理人产生理念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募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凯石基金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股东均为自然人,主要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这样就避免了外部股东和公司管理团队理念冲突的问题。

离职潮中公募基金纷纷出台了激励政策来留住人才,例如事业部制和股权激励。不过陈继武认为,短期的激励措施如果太强力,会容易导致基金经理“剑走偏锋”,因为他们不必对公司的长期利益负责,所以陈继武是股权机制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这种类似私募的股权激励方式是将凯石基金与普通公募区别开的重要一点。

凯石基金的股权100%由团队持有。成立之初的凯石基金从外部引进了一些人才,不过陈继武强调在中长期,凯石基金会以内部人才培养为主,给年轻人发展的机会。同时,为了更好激励团队成员留住人才,把公司员工利益和凯石基金利益捆绑在一起,未来还会进行增资扩股行为,让更多核心团队成员持股。

员工持股激励是否会导致股权分散,从而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稳定?“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为了公司的稳定长远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会保持自己作为大股东的控股地位不发生改变。”

陈继武表示,凯石基金在引入私募激励机制的优秀基因的同时,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人才选拔机制,将会给凯石基金的未来带来极大的潜力。

私募的合伙人文化+公募的合规环境,这是陈继武在多年私募后进行的新尝试。“我们是公募,但管理形式更多吸收私募的合伙人机制。”陈继武说。

重金布局智能投顾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计算机就已经开始进入投资领域。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投资领域也有了新的可能性。“智能投顾”就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概念之一。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创新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在美国以Betterment、Wealthfront为代表的智能投顾公司在用户数、资产规模、收益及公司估值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与此同时,老牌的专业金融机构如Vanguard基金、高盛等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水平。

陈继武认为,虽然中美市场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但是未来中国的智能投顾市场会在本地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基础上,迎来快速发展。

今年6月27日,凯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凯石财富”)首次揭示了自己的智能投顾领域的发展理念。如今凯石财富的智能投顾团队在开业以前已经达到了60人。如此重金投入智能投顾,足以证明凯石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以前公募一般追求相对回报,而未来随着机构化比重增加,私募的追求绝对收益的趋势也将会影响公募行业。未来需要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为他们提供类似私募的投资服务。过去基金公司对散户疏于服务,而在凯石财富,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投顾服务成为了可能。”陈继武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陈继武认为基金销售已经从线下网点获客的“1.0时代”,经过了通过互联网获得流量的“2.0时代”,进入了“专业+服务+系统”的基金销售“3.0时代”。这一时代,技术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凯石财富在智能投顾领域的布局,折射出了陈继武一直以来坚信的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他认为,智能投顾在处理结构化数据和逻辑决策模式的时候肯定优于人类,所以会很快代替部分分析员和交易员。而在整个投资领域,人工智能也会从最初的助理角色开始,或慢慢完全取代人类投资决策。

“智能投顾的本质是服务,凯石财富布局智能投顾并不是为了追赶风口做弄潮儿,”陈继武说道,“而是通过智能投顾这一工具,依托专业研究的力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用户需求,更细致地筛选投资标的,更精确地匹配市场需求,将量身定做的、分散化的、优中选优的理财服务提供给广大的中小投资者。”

八年后重回公募,凯石陈继武最想干这几件事|TOP投资人

在市场面前没有大佬,只有学生

经过多年的行业观察,陈继武认为现在中国的公募市场还是稍显浮躁。国外公募基金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比较成熟完备。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基金赎回率非常低,这让机构可以从容进行长线投资,为投资者赚取收益。而国内散户为主的市场则不然。他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基金公司要调整自己的机制、管理体系、投资理念以及投资目标,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也要成熟。而未来凯石基金也会更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走更稳健和更持续的道路。

“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至2016年末,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2%。”陈继武说,但是为什么中国的中小散户们觉得公募基金收益率那么低呢?陈继武快速地摆出了一串数字:“1998年公募基金开始设立,2005年底规模为5000亿,2005-2006底的一年间增加了1万亿,2006年底到2007年8月份之间,又增加了2万亿,规模达到3万亿。而最后增加的2万亿其实都在在高位申购的,收益肯定不会高。”市场参与者的冲动入市、追涨杀跌,正是中国公募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谈到行业前景,陈继武认为,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是生机勃勃的朝阳行业,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他说:“现在国内的人均GDP为8000美元,在这一水平线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需求完全得以满足。后续的收入增长将大部分转化为金融资产,国内的金融资产将迎来爆发期。当前,国内广义货币M2在150万亿元左右,其中100万亿元进入理财领域。这其中,银行理财33万亿,保险和信托各占十几万亿,公募和私募基金各占10万亿左右,民间理财有十几万亿。当国内M2增长至200万亿时,理财领域内有望集中120万亿元的资金。中国的公募基金,大有可为。”

陈继武在中国资本市场耕耘了20多年。谈起这一路历程,他不免感慨:“这么些年,我看见了太多的企业和人物,他们的浮沉、兴衰,乃至生死”。

2011年陈继武还在富国基金时获得了“中国基金金牛奖”,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他表达了对偶像巴菲特的无比推崇:“在中国市场做投资,必须首先研究巴菲特。”而6年后,经历了私募市场的无数沉浮历练后,巴菲特依然是他十分敬佩的价值投资者,但他也指出,就是这样一位万众瞩目的“股神”也错过了很多伟大的公司。“这说明巴菲特的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他也不是’神’。这个市场没有所谓’大佬’,只有学生。”

陈继武说。“20多年来,我始终在这个行业当中,做一个学习者、研究员。我每天不管怎么忙都会花三到四个小时,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报告和资讯,我相信这种生活方式会伴随我一生。”

八年后重回公募,凯石陈继武最想干这几件事|TOP投资人

微信公众号 : lujiazuicbn

商务合作 | 请联系微信号: ilujiazui_cbn

021-61069667

本微信公众号已入驻

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头条、腾讯企鹅媒体平台、网易号媒体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