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缺钱?信托收益要到10个点啦

来源:P2P通mp 2019-03-05 11:20:35

摘要
012月26日,信托界出了个大消息。说是,信托的投资门槛降低到了1万。麦芽去看了看消息的出处,是来自证券时报的独家爆料。消息颇有逻辑,称是:《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已经结束对外征求意见阶段,有五项调整。其中之一就是:信托产品将划分为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1万

  01

  2月26日,信托界出了个大消息。

  说是,信托的投资门槛降低到了1万。麦芽去看了看消息的出处,是来自证券时报的独家爆料。消息颇有逻辑,称是:

  《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已经结束对外征求意见阶段,有五项调整。其中之一就是:信托产品将划分为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1万元;

  不过消息出来,很快就被官否了:

  “公募信托起售门槛1万元是小道消息,不是很准确,要以正式发布为准。。”这措辞,也很暧昧。

  会不会传言成真,可不好说。

  其实,这都已成明日黄花了。没啥太多可说的。

  02

  麦芽猛然关注起这个消息,是迈入2019年,信托产品收益大有起色:很多产品都能达到9%、9.5%的收益率。

  8个点以下的产品,都极为少。

  有不少小伙伴可能疑心,这些都是商业贷款,或者房地产信托,收益要高。但即便是地方政府发的政信类信托,利息也不低。

  要知道过去两三年,信托的收益大概在7%-8%之间。

  不仅收息大涨,信托规模也增长起来。

  来自信托行业的数据:2019年1月,信托贷款新增354亿,创近11月个新高。

  一增就是好几百亿,这步子可比网贷迈得大多了。

  信托的收益都能到10个点附近。

  为什么收息能这么高?市场很缺钱吗?!

  其实去年郭嘉去杠杆,银行手里囤了大量的资金。没放出去。又史上最严苛的楼市调控。银行资金大出口的房地产行业,被拦截下来。

  因此,

  房地产和与房地产行业极为相关的地方ZF都狠缺钱(事实上,国内每个市县财政都对土地财政极为依赖)。

  麦芽大致看了看,收息高、还项目多的项目,就是这两类:1)是房地产类,2)是政信类项目。

  很多以“应收账款“为信托融资的项目,也多半都是政信类信托融资项目。

  原因是:这些也都是地方市政府实控的国资公司融资,并地方政府做还款连带责任担保人的项目。

  这是喜是忧呢?

  喜,当然是信托难得有这么高的收益,可能是难得的信托收益年份。但忧也同样,源于楼市调控。房企资金链紧张,有的企业甚至融资成本达到13%、15%。

  风险不容小觑。

  当然,难抗的不仅是房企。

  而是依赖卖掉收成的地方ZF。不卖地给房企、又难以从迅猛发展的房企身上收税。就会财力吃紧。这几乎是一场博弈。

  不了解信托,你真心难以想象地方ZF有这么多债。

  03

  这里恐怕有很多读者朋友会问:

  既然信托收益这么高,能不能投?有没什么风险?类比网贷,是否值得投?

  其实,2018年雷潮过来。

  很多网贷投资人,回归到信托产品。

  真正的信托,其实比网贷产品安全度要高很多。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信托牌照含金量也非常高。不会轻易违约。

  因此,信托的违约率其实非常低。

  2018年的数据,信托违约率大概在1%左右。且信托一般有抵押物、担保人打底,实质性违约更低。

  只不过一旦涉及违约,展期较长。

  或者陷于官司,事情就会麻烦很多。

  且信托门槛较高,100万打底,有甚者一投是300万。踩倒那1%的雷,就要损失百万,甚至几百万。风险非常集中。

  这是信托的基底风险。

  再有一点的是:

  与信托混合在一起的,还有通道类信托、资管计划、政信类定融产品、私募基金。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通投资人辨别难度也大很多。

  误投踩雷的风险,估计才是大多数想投信托又不敢投的最大风险因子。

  ---

  说实话雷潮过后,很多读者朋友问麦芽:能不能买信托,那种投资门槛在10万、20万的政信定融产品,又是怎么回事,能不能买。

  虽然我个人不偏爱,但大家如有兴趣。

  麦芽就来多聊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