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资管的差异化竞争之路

来源:金融时报 2016-11-24 08:42:27

摘要
股票质押回购是券商资管的牌照业务,并且是只有券商才能做的业务,即所有非券商自营,需要做股票质押回购的资管资金都要经过资管的渠道,因此券商在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是回归本源的主要方向之一。居民财富与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催生了现实的资产管理需求,也带来了现代化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直接动力

股票质押回购是券商资管的牌照业务,并且是只有券商才能做的业务,即所有非券商自营,需要做股票质押回购的资管资金都要经过资管的渠道,因此券商在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是回归本源的主要方向之一。

居民财富与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催生了现实的资产管理需求,也带来了现代化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直接动力。不过,在这片前景广阔的蓝海中,资管行业受到的不仅仅是各类财富主体作为需求侧的驱动,还有各类资管机构作为供给侧的主动出击。

这其中,一向以灵活、创新着称的私募资管,无疑是驱动资管行业走向现代化的精锐与劲旅。对于未来的市场方向与各自的策略应对,他们都有着怎样的筹划与布局呢?

借助优势回归权益本源

“股票质押回购是券商资管的牌照业务,并且是只有券商才能做的业务,即所有非券商自营,需要做股票质押回购的资管资金都要经过资管的渠道,因此券商在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是回归本源的主要方向之一。”一位券商资管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此前的场外股票质押一直是信托、银行的传统业务,而2013年6月推出的场内股票质押则成为券商的创新业务。业内人士分析称,2016年6月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基数已达到462920.54亿元,相比2014年1月的237825.68亿元增加了225094.86亿元,两年半总市值增长翻倍,股市的快速发展使得股票质押业务中可质押的规模相应扩大,使股票质押逐渐转变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发展空间巨大。

而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权益类市场回暖和供给侧改革及并购重组等给权益市场带来发展机会,个人、机构融资需求给资管机构带来丰富的类投行业务机会。券商借助投行和研究部在权益类资产方面的优势发展、丰富权益类资产的主动管理业务,使得投资种类由简单的股票及股票基金,拓展到定向增发、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拓宽了权益类资产范围。

以PE业务为例,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注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达到12251个,管理资产3万亿元。“在资管自身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券商资管利用自身资金优势,与市场领先的PE机构合作,通过投资PE基金(含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LP的身份间接参与私募股权市场,同时逐步完善内部投研机制建设。这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资管可以针对不同客户运用不同投资策略,利用券商所在的金融集团及券商的丰富资源、国内外网络优势和专业能力从被投资企业中获得企业增值收益,将资金和资产对接,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渠道到产品全方位创新

“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趋严,基金子公司政策红利越来越小,其欲切分资产管理行业的蛋糕,必须根据各自特点和定位,在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中选择适合其自身目标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未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经验,从渠道、产品、服务、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将是基金子公司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事实上,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资金和资产好比两条腿,而资金的募集和资产的获取均依赖于有效的渠道。如何拓宽或变革资金募集和资产获取渠道,以渠道差异化抵御资管业务同质化?这就需要将目光瞄准互联网。

“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实现对传统资金募集渠道的颠覆性冲击;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识别和创设金融资产,实现对资产获取渠道的变革。”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比如,基金子公司可利用互联网公司对特定领域交易场景的深入理解和用户数据的积累进军未被基金子公司涉足的消费金融和资产证券化领域,从而扩大基金子公司整体基础资产池,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充裕”和“资产荒”之间的矛盾。

而在产品层面,则是通过产品改造与创新,丰富产品类型,抵御市场风险。事实上,2015年以来,“资产荒”成为资产管理机构最突出的挑战,而各类资产的快速轮动也为资产管理机构的配置带来了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代表的经济转型的深化,市场已经转入新的博弈逻辑。

“因此,通过产品改造和创新,完善多样化、差异化的产品条线才能应对快速的资产轮动和高度的不确定性。”上述基金子公司资管人士表示,首先,产品的设计应以经济大环境和国家政策导向为依托,随行就市;其次,可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产品升级和创新;最后,通过丰富交易策略,也可以进一步拓展资管产品的收益来源,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

寻找特色化发展路径

作为新晋私募资产管理行业的新秀,期货资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自身优势似乎要明显得多——专业的衍生品投资能力、有效的风险对冲模式和快捷的交易执行。

不过,这一明确的未来方向与现状之间仍然存在着鸿沟,人才和技术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高度重视期货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流失问题。同时,期货相对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投资品种而言,对交易时效的要求更高,从而对IT交易系统的执行效率与稳健性都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从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要拓展期货类特色化资管业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期货CTA产品、推进对冲基金的期货资管业务、推进FOF类多元化特色资管业务,这些领域都是大资管时代期货资管努力的方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