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踩雷” 花样翻新 中航信托暴露风控短板

来源:经济导报 2018-07-16 08:03:18

摘要
经济导报记者姜旺在过去的两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的增长可谓突飞猛进。数据显示,信托业资产规模同比增幅在2016年年末为24.01%,2017年年末则进一步提高到29.81%。行业扩张的背后,风险也随之增加。今年上半年多家信托公司产品在股市踩雷,损失惨重,而且信托行业的暴雷花样并不止于此。日前,江西南昌高

经济导报记者 姜旺

在过去的两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的增长可谓突飞猛进。数据显示,信托业资产规模同比增幅在2016年年末为24.01%,2017年年末则进一步提高到29.81%。

行业扩张的背后,风险也随之增加。今年上半年多家信托公司产品在股市踩雷,损失惨重,而且信托行业的暴雷花样并不止于此。

日前,江西南昌高新区法院公布了一起骗贷案判决,涉及江西省云盛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云盛公司”)、中航信托及该省某银行。在该案件中,云盛公司及其控制人陶某信托贷款1.76亿元,仅还了1800万元,尚欠本金1.58亿元。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航信托今年第一次踩雷,但之前踩雷*ST尤夫、永泰能源(600157,股吧)债券违约事件,中航信托均有“公司是事务管理类信托,根据信托文件约定,中航信托不承担实质风险”的类似回应。

涉及1.76亿元的骗贷案

与前几次踩雷股票、债券不同,这次中航信托输给了虚假材料。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对于上述骗贷案,法院审理查明,云盛公司于2006年8月25日成立,系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为陶某。2015年5月25日,云盛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由陶某持股100%,变更为自然人独资公司。

2014年5月27日,某银行与中航信托签订了资金信托合同,委托信托公司代为发放人民币资金信托贷款。2015年4月,云盛公司为申请贷款,谎称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尚欠其团购房款人民币9370万元,并向银行提交了虚假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材料,对银行隐瞒了其真实的资产状况。同时在银行核实调查过程中,伪造了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印章,出具了虚假确认函等证明文件。

骗取贷款后,被告人陶某将该贷款用于支付“春和景明”房产建设项目工程款及其个人的高息借款。云盛公司在约定的还款期限,仅于2015年12月25日归还本金1000万元,2016年4月15日归还本金800万元。至贷款到期,云盛公司尚欠银行本金1.58亿元。

据了解,法院在审理中航信托与云盛公司、陶某等人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案外人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对法院查封云盛公司名下位于南昌县的“春和景明”楼盘406套房产的行为提出书面异议。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称,其与云盛公司合作,在“春和景明”楼盘进行集资建房,这406套房产是江西卫生职业学院职工团购的房屋,云盛公司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存在重大过错,请求法院解除“春和景明”楼盘406套房产的查封。之后,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申请撤回异议申请。

祸不单行

对于上述骗贷案的处置问题,经济导报记者致电中航信托,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

实际上,中航信托今年以来踩雷不断,今年早些时候先是不幸踩中接连走出28个跌停的*ST尤夫(002427),涉及金额5.5亿元;近几日又被曝牵扯进永泰能源债券违约事件,可谓祸不单行。

根据*ST尤夫与中航信托签订的《贷款合同》,中航信托一次性向*ST尤夫发放5.5亿元贷款,用于收购周发章持有的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49%的股权。合同还约定,如ST尤夫(现*ST尤夫)涉诉,中航信托有权提前宣布贷款到期并一次性收回贷款本息,同时有权要求ST尤夫支付贷款金额10%的违约金。

然而,除中航信托5.5亿元贷款及利息之外,*ST尤夫目前已卷入了16起诉讼案件,涉及金额高达8.43亿元,中航信托收回上述贷款的难度显而易见。

中航信托对此作出回应时表示,“中航信托向*ST尤夫追索5.5亿元贷款是按委托人指令行事,公司在相关项目中承担事务管理职责。”

北京某信托业内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称,“换句话说,中航信托的意思是只承担事务管理职责,对相关款项的兑付不承担实质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信托在近期的永泰能源债券违约事件中也使用了类似说辞。

对于近期媒体“中航资本(600705,股吧)控股子公司中航信托涉及永泰能源的信托类债务为5.9亿元”的相关报道,中航资本发布澄清说明称,截至本公告日,中航信托涉及永泰能源的信托项目仅存一笔,为“天顺【2017】395 号永泰能源单一资金信托”,是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5亿元,期限1年,到期日为2018年8月17日。根据信托文件约定,中航信托不承担实质风险,目前,中航信托已主动与委托人沟通,并根据委托人指令做好事务管理相关工作,积极履行受托职责。

“即便中航信托在*ST尤夫和永泰能源债券违约事件中仅承担事务管理责任,其连续踩雷暴露出的尽调工作不到位、项目风险控制能力弱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打破刚性兑付的趋势不能成为某些信托风控能力薄弱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