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刚:迎接私募规范发展新时代

来源:新浪财经 2016-08-25 16:02:00

摘要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和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泽刚新浪财经讯8月25日,由《中国基金报》社主办的“2016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暨英华榜颁奖盛典”于2016年8月25日在深圳举行。和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泽刚出席并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李泽刚:迎接私募规范发展新时代和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泽刚

  新浪财经讯 8月25日,由《中国基金报》社主办的“2016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暨英华榜颁奖盛典”于2016年8月25日在深圳举行。和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泽刚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迎接私募规范发展新时代》。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泽刚:感谢中国基金报,今天有一下午时间跟老前辈和战友做一个简短的汇报。紧接着泰山总的话题,当前私募基因和管理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其实这样的一些挑战不仅仅在于固定收益的领域,也来自股票投资的领域,包括对冲、量化等等全方位的。但是今天我还是紧扣着主办方给我的主题,就是关于中国私募基金规范发展的主题。

  基金行业属于买方,不要绕弯,中国很多概念是有点绕,咱们其实可以直奔主题。比如说今天我想探讨的,包括今天中午业内同行在一起吃饭,是面临监管加强的话题。主办方给的话题是规范发展,我的理解是表观词汇,实际上有很多概念,比如说去年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只是一个表观词汇,其实就是股灾嘛。你说异常波动,大盘从2014年启动,从2000年涨到5000点,没有人叫它异常波动,所以要绕开现象看本质。另外,如果我们治疗的话就是治疗,也不要讨论休假式治疗。

  今天我给大家稍微汇报一下关于监管的话题。作为一个从业者,过去一年以来,监管新证层出不穷,甚至眼花缭乱,新规不断,我们也在不断学习过程当中。今天我不会从具体的某一个条文、某一个具体的暂行管理办法展开探讨,只是讲一讲我们作为从业者的一些困惑,我们觉得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以及下一阶段我们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行业格局的变化,有一些是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后面我会分成三页,今天尽量简短一些,三页PPT讲三个话题。

  第一页,还是要稍微回顾一下。我自己从业七年,实际上在我看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2014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大家看到的是《中国基金法》的修改,把私募纳入监管,但是对于私募基金自身来讲,在2014年其实发生的变化远超出法规所带来的变化。2014年之前,包括今天会议的主题,我们不应该叫做私募基金,那时候叫做阳光私募,我们知道“阳光”这两个字在英文里面是没有可翻译的替代词,也没有反义词,所以是特定时期私募基金行业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本质就是借通道来发展,所以那个时候的法律框架,除了公司法之外,最主要的是信托法,那时候面临的法律环境重要的是信托法。2014年开始,重要的是新基金法颁布实施之后,私募基金可以发行契约型基金,原来我们只交投顾,2014年之后可以成为管理人了,也带来更多责任和挑战。大量契约型产品,2015年开始,新发的私募产品里面有很多产品,甚至超过一半产品都是契约型基金。对这个行业来讲,契约型基金不是简单的去通道的变化,对私募基金来讲,大量产品创新背后是投资策略化以及投资策略的个性化和创新化的表现。从2015年大量私募基金开启了产品创新,背后包括大量的量化交易、多策略对冲、宏观对冲,包括这是期货市场,包括海外市场都开始各家私募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发展,这是2014年开启的一轮行业的发展脉络。但是这种脉络很不幸,在2015年被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所打断。

  我在这里列了一些关于私募基金行业的一些新规(见PPT),实际上在过去的半年多以来,有的试行办法,有的在征求意见,一系列的新规远不止这么多,这一页远远放不下来,应该至少有几十条,有几十个法规,所以我们风控及时挺忙的,一直很忙,在学习,我们要做穿透测试。最近大家关注到基金行业圈子里面有一个例行的动作,每周五收盘之后大家可能要看微信,证监会又出了什么新规,又处罚了谁。刚刚过去的一周刚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以来整个私募基金行业检查的300多家私募基金中间出现的机构,做了一个披露,所以很多从业者每周五会拿着这个微信看,很庆幸自己不在那个名单里面。

  在讲我们的感受之前,我们需要理解这一轮监管新证加强的大背景。如果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讲,非常的简单,全球的金融监管史来看,每一轮金融监管收缩的过程或者监管加强的过程,一定是发生了一些事件或者是一轮股灾,或者是一轮金融危机,或者是一轮麦道夫(音)出现了,由此出现监管收紧。这一轮监管不只是私募行业,私募监管更多是冲着P2P去了。昨天颁布了一个讨论管,是说接下来对P2P行业监管的指引。我们现在来看,不只是在私募基金领域,在银行,当下对银行的资金池或者银行表外业务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监管,对公募基金以及券商的私募业务也出具了八条红线,所以是一系列的全方位的金融监管收紧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能理解,现在对私募基金不是要规范发展,更直接的理解就是要规范或者监管,淘汰出一批从监管角度来讲不合格、不成熟的机构,把他们淘汰出这个市场,这就是直接的使命和方针。所有私募就面临生存的挑战,不只是原来投资业绩出现问题,而现在主要是来自监管,这种监管来源非常多,包括销售环节,包括信息披露环节,我们后来很多合同出事了,有的合同找不到了,投资者一闹事,拿不出相应的文件,管理人就要承担责任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就给整个基金从业者带来了新的一系列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投资层面,来自固定收益领域的,来自股票投资领域的,现在正如小平同志在1992年讲的,股票市场如果开得效果不好可以关了,现在很多金融品种包括衍生品市场也几乎这样,现在还没有开。现在的公募基金的创新也全面停止,监管部门的创新部也都没了,包括现在分级基金,过去两三年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最快的,规模上来讲最好的一块是关于分级基金,现在可能增量不会有,存量正在讨论,所以这是一个全面去杠杆、前面金融收缩的一个过程。

  这种困惑不只是来自投资层面,更多的领域,包括我们从和聚的角度来讲,过去一年我们又招了很多人,理论上很多人是外包的,但是实际运营过程当中发现外包不了。我们现在4个IT,平均从业年龄都超过10年,但是他们到了和聚来了之后,发现这和活比原来在公募基金还要难干,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个私募基金公司内部数据很难整合,运营和风控很难展开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之后,券商的交易系统外接现在被停掉了,所以我们传统市场可以通过恒生、通过很多IT工具进行交易、运营,这些工具现在都很难展开工作,这也是当下我们面临的困局。对于主动投资的角度来讲还好,但是对于一些量化投资,多市场、多策略对冲的机构来讲,这样的问题,包括后台系统问题可能更大。

  现在新规不断,具体某一些新规,从我们来看很难阶段性把握政策的尺度到底在哪儿。比如说前两个月关于私募基金产品不允许穿透,如何理解?最近两周又出台关于私募基金投资顾问,老的产品都是投资顾问的角色,投顾,你的基金经理至少要有三人三年的人员储备。如果按照最严格的尺度来讲,可能市场上只有2%-5%之间的私募会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大量的投顾业务就没法展开了。而现在大量银行的产品还是要借通道来展开风控,这都是阶段性行业面临的困惑。

  当然来讲,这是事物发展或者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长河当中的一个序曲,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很多更积极的一些变化,我们当下正在发生。我的主题总结是,当下已经开始了,整个中国私募基金的生态圈正在形成或者即将形成,这个时间跨度我觉得不会超过三年。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是创业,最开始2个人或者20人,就这么多,所以基数通常都不大,即便到现在,多数私募管理人小而全,我是指公司组织架构角度来讲,因为他能够外包的就外包。实际上一个典型的华尔街的海外成熟市场的对冲基金不需要这么多人,大量的外包,销售外包、行政外包、研究外包,甚至交易都可以外包,对冲基金就十来个人,可以掌管百亿规模,除了拍脑袋的活不能外包,其他全都外包。但是国内到目前为止,也是很多私募基金发展到现在面临的困惑,很多机构设置必须要做,因为无法外包。当然不是说未来不会形成,下一阶段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情况,比如说头两者已经形成了一部分,一个是渠道服务商,之前是非常多的,很多机构都可以卖私募基金,从过去几个月以来,私募基金销售也开始给了“牌照”一说,只有你有牌照才有代销资格,也就是说这个行业一定会出现行业的少数具有牌照的,主要是第三方,包括银行,这样一些行业迅速集中的过程。

  私募基金到现在,我相信很多私募基金的持有人的角度来讲,可能一半以上,在我们公司可能超过60%-70%以上都是来自个人投资者,在海外成熟市场其实不是这样,你的投资者应该有更多更大的一些机构,你的战略投资人。从国内的角度来讲,实际上现在也面临私募基金发展的瓶颈,来自什么地方呢?私募基金公司数量几千家,产品数量上万个,对于投资人角度来讲,很难甄别哪个好、哪个坏,哪一个是进取的风格,哪一个是保守的风格,很难甄别,而且现在对于私募基金研究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越来越多,现在非常的分散。下一阶段的角度就会诞生一个新的市场,比如说像Fofu(音),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市场,能够跟私募研究人直接沟通,更能理解各家私募的风格。现在包括很多Fofu,包括监管角度,也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所以机构业务是下一阶段重要的发展的点。

  第三块就是服务外包,其实这个生态圈形成的过程就是这个行业创业浪潮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在服务外包这个领域,我们现在其实已经看到了,刚才讲我们的IT现在大量跟外面的IT供应商在探讨标准,这些人都是一些创业型的公司,但是这些团队都是来自于原来的,包括恒生、迅投、东方财富等等原来做的比较好的IT供应商,这些人陆续在出来,而且他们业务的聚焦、研究领域的聚焦就在私募领域。我相信接下来两三年时间就会有一批这样的外包服务商会陆续的成熟起来,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都需要系统的支持,包括我们的运营系统、销售系统和CRM系统等等,会有更成熟的解决方案。

  第四块是证券交易供应商。说的很抽象,其实就是当下在我看来非常有前景的券商的PB业务。前期它是一个规模形成的过程,到一定阶段之后会形成几家寡头,整个市场可能会形成几家比较大型的PB商,他们的托管费率、外包费率加起来非常低,这是我们通道化之后取得的一个行业成果,但是整个综合服务外包提供的服务远不止当下,下一阶段大量的私募基金多策略的交易模式需要融资,需要券员的提供,需要份额的转让,我们的投资者也需要更多信用的服务,这些其实都是券商盈利的机会。

  两三年,也许差不多三年,三年之后我相信会有不只一个券商的PB部门的和托管和外包的规模、核心资产规模能够超过一万亿,这一万亿的话,我猜他好好琢磨的话应该有1%的利润率,他的平台上面有100块钱,他就能赚1块钱,这样会形成几家寡头,他们每年的利润应该有一百亿。这是围绕着私募基金行业创业或者创新的巨大市场。

  最后一块,关于研究服务供应商。我们也看到了一批创业潮。我们知道,新财富排名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年份了,累计到现在,整个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分析师团队,也就是卖方分析师队伍,整个圈子非常大。其实这个圈子跟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行业一样,是非常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业务,所以存在着创业机会。只不过这一轮创业潮,从公募基金下海差不多是07年、08年开始,巅峰是2015年,创业出来的是一批人,另外一批人是公募基金的销售团队,代表是现在的诺亚,已经上市了,其实这样的第三方销售公司很多。还有一部分创业团队存在,就是一批分析师,我们看到他们正在创业。模式很多,未来终极的格局是他们会独立的成为卖方研究的团队,跟券商没有关系。过渡的形式就是他们可能以承包的形式或者合资的形式跟券商合作,他们的激励机制跟传统的研究所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有一批团队正在聚合过程当中,而他们能提供的服务可能超越了原来的研究所。我们知道私募基金投二级市场,包括定向增发,包括可交换债,都是非常好的投资领域,私募基金结合着这些卖方研究进行更紧密的业务合作,我们可能在这一块市场更容易站稳脚跟或者更容易抓到更多投资机会。

  作为今天的总结,我觉得这样的感受,当下监管环境的确很严,但是行业也确实在悄无声息的进行转型升级换代的过程。站在这里,跟很多业者一样,我们倍感珍惜这个年代,为什么?私募基金市场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够创业的领域,包括围绕着私募基金的生态圈,营造给个人创业的机会,所以对每一个从业者来讲,要倍加珍惜这样一个历史的机会窗,要倍加珍惜我们的千百万持有人对我们的信任。过去多少年以来也是战战兢兢,所以在这里我也代表在座的与会的大量私募基金,感谢中国基金报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给大家展示的机会。相信这一轮监管潮之后,有更多优秀管理人出现在资产管理行业里面,他们会讲出更加精彩的故事。谢谢大家!

关键字: